PS?Switch?IOS?Android?PC?
當你想好要做一款怎麼樣類型以及什麼樣畫風的遊戲之後,接下來就遇到更市場面的問題了—你要做給誰玩的?
簡單來說分成手機、電腦、遊戲主機,假設都被抽 30% 的前提下,我們單就平台特性來談各大平台:
手機:若想將遊戲做成手遊系列,就要考慮到用手機玩遊戲的玩家屬性為何?
簡單來說,手機不需要太多前置,就是「方便」、「隨時隨地」,但相對的對時間的要求也比較高,目前市面上廠商會將需要冗長的戰鬥時間的遊戲做成「放置型」手遊,也就是有內掛可以自動進行遊戲。
若是動作遊戲或破關型遊戲等,建議每一局需操作時間壓在 10 分鐘內較為合適,像是台灣本土手遊《轉校生》,一場三分鐘解決,在等公車玩、在等女友逛街玩,這樣的生存經營遊戲也很適合;養成遊戲也是非常多廠商愛的,因為不受空間限制,隨時隨地能夠像《開心農場》這樣收取資源。
當然又分為 iOS、Android,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市場,在系統上 iOS 普遍能處理較吃效能的手遊;Android 在市場上還是屬最多人,載體的範圍太廣,所以遊戲優化上要特別注意,建議在雙平台都有上的要做的親民一點。
遊戲主機:這裡我們將分開討論 PS系列 以及 Switch ,在玩家屬性上還是有些許的不同。
PS 系列:主機類遊戲尤其是 PS ,對於玩家而言是富有儀式感的,會需要特別有一段時間來進行,它不像手遊能夠隨時隨地的打開。當我要打開 PS4 前,我會先確定我的水裝好了、椅子喬好了,再一把坐上沙發打開主機,感覺就像進入「另一個世界」的感覺。
我認為遊玩 PS 的玩家非常重視遊戲體驗及遊戲品質,像我們所知道的在 PS 幾項大作,在遊戲畫質、操作上都做得非常細膩,能展現的效能也非常的好,像是《魔物獵人》、《地平線》,甚至是非操作型的劇情遊戲《直到黎明》,在感受遊戲本質上極為細緻。
Switch:很多人會把 NS 和 PS 拿來做比較,以及猶豫到底要買哪一個,不同屬性的 console 怎麼比,結論就是,都要買(直接歪樓)
就老玩家的角度來說,Switch 像是「輕鬆玩」、「同樂」類型。簡單來說,你有朋友就玩 Switch ,沒朋友就玩 PS ,沒有啦~
Switch 較少需要繁複遊戲理解以及高難度操作,在「互動」這一塊做得相當好,像大家熟知的《瑪利歐派對系列》就是拿來與朋友同樂的可愛遊戲,甚至是《太鼓達人》的派對模式都很適合團康!
總結來說,Switch 的遊戲比較偏「互動」,當然也跟它手把能夠拆解和多人同時遊玩有關,在機動性上也高,沒辦法扛 PS 主機出門時,相對來說會選擇帶 Switch 出門;在連貫性上,主機遊戲的連貫需求都高於手遊,手遊相較之下比較沒有被打斷的困擾;在體驗感上, Switch 的玩家較不會去要求高超的遊戲技巧,而是休閒同遊。在最近相當紅的《動物森友會》中更能體會,遊戲操作簡單、遊戲畫質走可愛風,甚至衍生出揪團工具等互動相關網站,沒事又有大把時間時就可以把 Switch 拿出來整島。
PC (電腦遊戲) :雖有主機遊戲,但電腦遊戲玩家才是占最大宗,這市場不容小覷!關於要做哪一種電腦遊戲可以看看萌新企劃的#1及#2。而若要選擇 PC 又有分網頁及一般線上遊戲,像 《Roblox》就是網頁的遊戲平台,這類遊戲不需要下載即可遊玩,且《Roblox》還有親民的遊戲開發工具,不失為一種好選擇!
電腦遊戲不管是在 Steam 還是各平台都對一般玩家來說相對親民,價錢、入門門檻等,然而較適合下班、有足夠時間待在定點的玩家,機動性介於 Switch 和 PS 之間,儀式感雖無 PS 那麼重,但連貫性的需求也是相當高的。
這類遊戲的發揮空間非常大,但唯獨不是和放置類遊戲,因為我就是有時間才要打開電腦來遊玩的,所以不管是在遊戲操作、遊戲畫質、遊戲體驗來說都需要有相當的水平,大市場人人搶。
簡單來說,怎麼知道遊戲要不要做在 PC 呢 ?
上述的 console 、手遊,都不符合自己想要的方式,就選擇 PC 再來談要做網頁版還是一般線上遊戲囉!